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车知识 - 正文车知识
龙坑汽车城(光绪年间的这座古建筑,为何能够免遭被拆厄运?)
微车迷百科网
2023-05-30
【车知识】
100人已围观
摘要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建筑,前方高能,请慎重打开!“圣旨”本刊记者李远摄十年前,这里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,人们安分守己,一片祥和。清一色的干栏式建筑,每逢雨天,雨滴从瓦檐落下,屋前总会形成一排水洼,像跳动的音符,自带节奏。每到夜晚,老
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建筑,前方高能,请慎重打开!
“圣旨”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十年前,这里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,人们安分守己,一片祥和。清一色的干栏式建筑,每逢雨天,雨滴从瓦檐落下,屋前总会形成一排水洼,像跳动的音符,自带节奏。每到夜晚,老人便坐在院前,讲述一段段关于这座古牌坊的故事。
古牌坊仰视图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十年后,这里荒草丛生,人迹罕至,无人问津。关于古牌坊的故事,随着那批老人的离去,逐渐消失。有幸到访,在杂草之中,寻得部分关于古牌坊的记载,而古牌坊上的文字有些磨损,经过翻译,已能将大概故事理清。
古牌坊周围杂草丛生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本座古牌坊原名龙坑场牌坊,系贵州省重点保护文物,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,系为旌表记名总兵何行保捐资修复培英书苑而立。牌坊高14米,宽10.6米,为四柱三门五楼结构;便刻各种人物、花卉、巨狮、戏剧故事和大量几何图案等70余幅;还镌刻有贵州名人黎庶昌等人的题字。其雕刻艺术较高,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艺。1982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古牌坊上端刻碑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此牌坊是一座歌功颂德的牌坊,据石碑记载,培英书苑毁于一场兵灾,基址无存,记名总兵何行保捐银六百两于城南(遵义县城南)购置书院一所,用于修复培英书苑,并且捐赠田业四分契(价值两千五百六十两)以及租谷一百三十余石,作为教师的酬金以及童生的伙食费用。
古牌坊一角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,礼部作出批示,凡是士人、农民等捐资田业用来修缮桥梁、道路有益百姓者,经地方查证属实,直接由省巡抚登记造册,并送至礼部报备。经证实,予以“乐善好施”等字样。
“乐善好施”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最后,由皇帝下圣旨,允准相应行文,并镌刻“乐善好施”等字样于牌坊之上。
十年前,小编每天从这牌坊下过,背着书包,和小伙伴一起,无忧无虑,不用考虑将来,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离开。十年后再次回到这里,一片荒芜,心中泛起一丝莫名的痛。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,对文物有一个科学的保护。
古牌坊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想找到这座古牌坊,还真有点不容易,当年的道路已经不复存在,只有这座古牌坊在杂草种,孤零零地站着,冷眼望尽龙坑场的沧桑。小编也是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,凭着记忆寻去,结果走错数次之后,询问了当地老大爷才得到准确路线。
古牌坊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路线:要想找到这座古牌坊,可以自驾到马家湾收费站下高速(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龙坑镇),然后经遵南大道至国际汽车城收费站,旁边有条小道,驾车途经龙坑小学,然后步行至古牌坊。
地点: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龙坑镇
时间:2018年9月2日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古牌坊局部 本刊记者 李远 摄
再次呼吁,尊重文物、保护文物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。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,需要有人继承,你的家乡也有这样的古建筑吗?